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13的文章

cwtex-q-fonts 字型打包

首先,為了瞭解打包的概要,所以照著〈 How to create a GNU Hello RPM package/zh-tw 〉一文做了一次,約略知曉整個流程。 接著開始編輯 cwtex-q-fonts 的 spec 規格,這就像食譜一樣,只要寫得好,廚師就能直接煮出來。 嗯,講到這,我們得先準備好食材才行! 先切換到 ~/rpmbuild/SOURCES 擺放好所要的食材。也就是請前往 cwtex-q-fonts 的專案網站下載 0.2 版的封存檔,然後放到這個資料夾裡預備。抓下來的檔案叫做 cwtex-q-fonts-v02.tar.xz。 不過由於字型打包的 spec 樣板不在預設打包者工具中,要另外準備。所以如果你只有安裝前文所提及的 @development-tools 與 fedora-packager 的話還不夠,需要另外安裝: sudo yum install fontpackages-devel 裝好後,就能利用下列指令參照內含多款字型的軟體包其 spec 樣板: cd ~/rpmbuild/SPECS rpmdev-newspec -t fonts-multi cwtex-q-fonts 接著就來編輯 cwtex-q-fonts.spec 吧!用 vi 或是 gedit 都可以,順手就好。 利用樣板生成的檔案中,可以看到由 < 與 > 括住的地方,那是讓打包者替換所要內容的。①、②、③ 等數字編號,是小提示,拉到檔案最下方有註解解釋那段作什麼用途,或是選用填入之類的,整份檔案編輯完成後,記得把數字編號與最下方不再需要的註解移掉。 由於是第一次打包內含多款字型的字型包,不是很有頭緒,因此下載了一些字型 source rpm 來參考。 cd ~/rpmbuild/SPRMS yumdownloader --source google-droid-fonts cjkuni-uming-fonts wqy-microhei-fonts 用解壓縮軟體打開,找到附帶的 .spec 檔研究研究。 參考用 spec 檔開啟完後再回去 SPECS 資料夾。 cd ../SPECS 繼續改編 cwtex-q-fonts.spec 檔。 #global archivename %{name}

那些關於 Justfont Blog 的感想

Justfont 是個 中 文 雲 端 字 型 (web font) 服 務,產品主推香港人 柯熾堅所 設計的信黑體。雖然信黑體在 Justfont 的廣告中說有多好、多高品質、多不可思議,但實際上讀者應該自己用眼睛詳細判斷是否如實,別一味被廣告手法牽著走。 個人對於信黑體的看法僅只於:手做字型數位化本身就是個大工程,柯老師所做確實辛苦,風格可明確展現出手作的生命感、變化感,這正是某些「藝術感」所需要的必備條件。但透過 Justfont 所 呈現出的 字型效果在一般螢幕上 (非高解析度螢幕,如 Retina 等高 ppi 螢幕) 仍非完美,細看可發現許多字的內部筆劃粗細並不一致,遇到偽粗體、或大字時缺陷將更加明顯;小字筆劃重疊而影響閱讀的缺陷也不難發現;個人看來該字型目前僅有在高解析度螢幕上表現較佳而已。但畢竟向量字型在螢幕上輸出本來就會遇到這些事,那些高品質的字型就是不斷在花心力解決這些問題。不過既然 Justfont 是信黑體代理商,這樣廣告也無可厚非。 Justfont Blog [1] 則是個從字體出發探討設計的部落格,由許多關心「字」的人經營,除了分享許多字型相關感想、比較、評比外,也教育大眾字學 (typography) 的相關知識。個人非常推薦這個部落格上的內容 (廣告訊息可以乎略掉之外)。 每次看到這部落格上的某些文章,就會開始覺得要趕快繼續推動開放字型的未來發展才行,或應該好好來設計一套字型,或是好久沒有寫書法了之類的感想。 最近上面有篇「 大眾字型學(3):Word 預設中英搭配有什麼問題? 」[2],正好在探討我一直在關注,想要處理的中英搭配協調議題。只不過它是探討 Windows 上微軟 Office 的預設中英字型,而不是 fedora 中 GNOME 3 界面預設字型 Cantarell 的中文字型搭配。 有興趣的人可以一看。 真不明白為什麼 fedora 的 i18n 組竟然連 sans-serif 與 serif 之間的差異都不甚明瞭,還能掌控字型相關領域的決定,製作出一堆奇異、令人嘆為觀止的 fontconfig 組態檔。如果真那麼愛點陣,那麼把小字沒襯線的點陣字部份嵌進黑體裡不就好了,亂匹配字體類別就是胡搞瞎搞、不僅不合規範更是絕不該做的骯髒補救手法。 如果最近能快速忙完 LibreOffice 4

Blender 翻譯故事

話說,昨天被 Blender 愛好者 何彥儀 ,阿彥,邀請分享當初翻譯 Blender 的心路歷程、目標與理念。 雖然說沒有什麼心路歷程,但確實有一段很長的故事,且聽我娓娓道來。 翻譯歷程 要講到 blender,就必須從我接觸 Linux 開始說起。 我個人從 2003 開始接觸 Linux 作業系統,最早是臺南縣網 ols3 主持的 B2D 系統,裝好後就是調校好的 Debian GNU/Linux 系統,很多方便的工具早就裝好了,深深讓我驚豔並從 Windows 轉用 Linux。那時最常上的網站不外乎 Knoppix 技術交流網、自由軟體技術交流網、摩托學園,也開始參與社群討論。 2004年底在摩托學園上看到阿信板大一篇「 Ubuntu 的使用感想 」後 [1],也開始用起 Ubuntu。2005年6月11日 Ubuntu-TW 開站便馬上註冊,偶爾關注並參與上面的討論。 2007年2月11日,看到魏藥在 Ubuntu-TW 上的「[ 3D設計]Blender 」一文 [2],當下把 2.42a 安裝起來試用,除了界面還是英文之外,此外操作上也有點門檻。文中也有提到,當時只有簡中版。於是心中就有個想法,如果這套軟體可以繁體中文化 (這詞也就是今天說的正體中文化),不就可以再降低門檻嗎?遂以匿名身份留下了「要怎樣去翻譯阿?老實說我不習慣看太多英文」這樣一段話,不過沒有得到相關回應,轉而自行搜索相關資訊。 找到的第一項資訊就是 blender wiki 上對國際化的說明文件: Interface Internationalization [3],跟著文件描述走,得知方法有兩種,一是用 blender 的源碼自己做出 po 檔;二是 Blender source distribution 中與 Blender websvn 中都有 po 檔,當時整理得最完整的是德語的 de.po,版本是 2.4x,所以可以直接拿這個版本作為模板,酌情參考簡中翻譯進而翻譯出正體中文版,可以免去自己做 po 檔的麻煩。 文件最後方提到如要提交翻譯,請寄送到 bf-committers@blender.org,所以同時也加入 bf-committers 郵遞論壇,追蹤開發資訊中是否有提到翻譯相關事務,但除了開發上的討論外,始終沒有看到相關翻譯討論。

論 Render 翻譯(算繪/演繹)

3D 軟體中有個著名詞語叫做 Render。 目前有各種翻譯,最常見的「算圖」,次常見但越來越普遍的「渲染」,比較少見的「算繪」及「彩現」。我就來一一討論翻譯是否適切。 首先,得了解什麼是 Render 才有辦法討論下去。以電腦圖形領域來說,Wikipedia 上的 Render (Computer Graphic) 條目一開頭便寫到: Rendering is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an image from a model (or models in what collectively could be called a scene file), by means of computer programs. 簡單翻成中文,Render 就是指透過電腦程式製作出模型 (或是放在一種整體來說稱為「場景檔」內的眾模型) 影像的一道程序。這道程序主要有兩個步驟,一是電腦計算模型的材質紋理如何與光照、光影著色法...等設置交互影響後結果為何,二就是將成果以像素一點一點地呈現成影像給使用者。 那麼口語中呢?Oxford dictionary 中提到,Render 作動詞用時,其實是指藝術性的「表現手法」: represent or depict artistically: the eyes and the cheeks are exceptionally well rendered   perform (a piece of music): a soprano solo reverently rendered by Linda Howie   translate: the phrase was rendered into English   Computing process (an outline image) using colour and shading in order to make it appear solid and three-dimensional: he is forced to render images by intermixing pixels of a few basic colours 不管是繪畫領域,如描繪圖畫(把心中靈感翻譯出來給觀眾體會);音樂領域,如

Blender 精要上線

就像當初打算的,想要翻譯 LibreOffice Getting Started Guide 與 the Essential Blender,先上線了《LibreOffice 入門指引》,再來是《Blender 精要》。 目前 Blender 精要翻譯了第一章,有興趣的可以前往閱讀。我會在有空之時持續翻譯更新這部作品。 本書網址: http://the-essential-blender-zh-tw.logdown.com/ 至於 LibreOffice 入門指引,目前很高興 Jia-Jun Xu 加入行列,我們想以協作方式處理個幾章試試,現以第二章為先,採 Google Drive 試驗。不過必竟是開放式授權,反正發行後想轉貼到哪裡去都可,只要符合授權條款就行。 翻譯這本書時也有些感想。Blender 精要是本很流暢的書,揉合了文本與工具書兩種特點,所翻譯時很舒服,完全沒有那種是翻譯程式介面或是指引手冊那種無趣死板的感受。所想的只是怎麼翻譯得更通順,怎麼表達得更好,所以個人還滿享受翻譯這本書的,哈哈。XD

LibreOffice 與 Blender 翻譯

這兩個專案是本人這一兩年內,除了 GNOME、fedora 外所主力翻譯的;而兩者都有個共同特色,就是專案龐大!接觸這麼久之後,也有些感想。 LibreOffice 有 6 個組件,Writer、Impress、Calc、Drawing、Math、Base。翻譯檔四散在各個資料夾中,非常模組化,幾乎一個翻譯檔就是管一個同質畫面 (例如某某對話方塊,或是某某偏好設定視窗) 中的字串,大部分都很好翻譯,但少數卻非常專業 (例如 Calc 中有許多統計、經濟上的函數,Base 中有許多資料庫術語)。 由於 LibreOffice 的翻譯是承接自 OpenOffice.org,很多東西的翻譯都是前人留下來的遺產,加上沒有任何交接資料,要維持術語的統一性是一大課題。當新字串出現時,如果機器找出的翻譯建議 (從以前的資料去比對,然後找出相近的作建議) 很奇怪,就開始思索著翻譯合不合適,有時查詢一下之前的翻譯,發現錯得離譜,有時則發現同個字有數種翻譯而沒統一;或深入追查材發現翻譯成果竟然與原文無關,但卻是介面上可以看懂的描述,想不懂前人是怎麼知道這個字串會出現在這裡的。如果前人是親自編譯程式,邊翻邊看成品,那真是下了好大一番時間與精力才能完成的啊!這時候就知道,我必須得親自看過每個翻譯檔中的每個字串,並且把模糊的翻譯 (個人覺得有疑義的) 與確認的翻譯 (個人覺得沒問題的) 記錄下來,才有辦法維持術語的一致性,也才能修改掉那些根本徹頭徹尾就是錯誤的翻譯。這也是我從 Blender 翻譯中體認到的,想深入瞭解該怎麼翻譯,就得對全貌有個印象,一旦翻譯負責人沒有親自一個一個看過,那麼總會是霧裡看花,或許重大錯誤一直都在那裡,而每次修正的都只是雞毛蒜皮罷了。 當然,如果今天是一個翻譯團隊就不是這樣了,一般的翻譯者無須一個一個體會翻譯,而是需要依照既定的翻譯撰寫規則與術語表去翻譯,遇到不確定或是有疑義的字再拿出來檢討,再據此修正翻譯即可。這時翻譯負責人所需要作的,就是根據他獨有的整體概觀,評判翻譯是否真有問題,以及新翻譯該如何才能貼合既定風格;如果遇到一個詞語可能有不同人有不同意見,再以其專業決斷如何處置,可能擇優,可能擇一,可能皆收以測試,也可能擱置;如同 Linus 對於 Linux kernel 開發的管理一般。 Blender 則很特別,i18n 的負責人把所有介